出发新娘家前,新郎、伴郎与兄弟团们先来一张合照。

根据一般人的认知,伴郎应是一个经验老到,外表成熟,满嘴礼俗的中年人士才配得上该职务,然而,对于黄勤森这位年轻人而言,我们似乎找不到这些“专长”。

Advertisement

被誉为金牌司仪黄勤森,现年31岁,其名声已开始红遍本州,担任司仪、伴郎之次数也逐年增加。好奇的是,这位年轻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赢得大众喜爱?《诗华日报》记者带着无数疑问,由他道出“成功秘诀”。

演讲赛歌唱赛常客

婚礼习俗是伴郎主持最重视的环节,也要确保长辈们满意。
婚礼习俗是伴郎主持最重视的环节,也要确保长辈们满意。

黄勤森记得,小时候常报名参加演讲赛、歌唱赛等活动,开始不过是志在参与,后来才发现,他自小到大的胆量,早在幼年时期已锻练着。他于2004年3月份正式加入民都鲁尚文公学执教,该校在当年的毕业典礼上安排他充当摄影工作。

“当时我就在想,摄影技术一般的我,相机抓久了还会手抖,多少都会影响相片素质。所以,我主动与原本安排担任司仪的老师交换工作,也因为这样,开始了司仪的工作。”

在未接触伴郎工作的他,原先是对主持感兴趣,接下首次的主持任务,后再透过结交朋友、热衷于社团工作等,越来越多人对“黄勤森”这么名字产生印象。

相比司仪和伴郎,后者注重的是婚礼礼俗。

同学婚礼中首当伴郎

黄勤森不介意被姊妹“整”
黄勤森不介意被姊妹“整”

黄勤森接下的第一场伴郎工作是在2006年,也是他同学的婚礼,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自从那场婚宴结束后,以及友人的介绍下,就有许多人有意聘他主持婚礼及伴郎职。他认同,由于伴郎的主持风格不同,或许无法赢得所有人喜欢,但,只要是可以接受、认为不错者,在需要时刻都会透过认识的亲友与他联系。他表示,基本上,他的伴郎生涯已从古晋走到林梦,去年也跨越至汶莱,多数是亲友介绍的。

“有些人,他会习惯你的主持风格,觉得喜欢,就自己会找上门。

所以,我不会去强求他人,不会刻意去问(需不需要伴郎)。”

向前辈学习讨教

金牌司儀黃勤森(右)與新人合影。
金牌司儀黃勤森(右)與新人合影。

无疑的是,当伴郎是因为自个儿的兴趣,当然也要从司仪方面下手。刚开始的他,虽对伴郎感兴趣,但却迟疑和不敢接下工作,毕竟那是新人的大日子,是不允许出差错,在亲友的鼓励和开导下,他渐儿接纳这份喜庆工作,更懂得在必要时虚心向前辈学习和讨教。

“其实,我很感谢身边的朋友,之前我有很多不会之处,很幸运的是,很多司仪界都愿意分享。尤其是诗巫,该处的礼俗保存得最多,新人及其家属只要有开口要求的部份,我们都尽能力为他完成。”

前一篇新闻照顾3卧病子女廿年 老父林文祥无怨无悔
下一篇新闻垃圾车倒退陷泥中 跟车员夹车尾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