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古晋28日讯)在鉴定可推动郊区经济转型的重点商品、工业及经济活动之策略行动计划工作方面,需要利用本州郊区丰富的可用天然资源,以及在发展计划下提供的巨大投资及郊区基建和服务,包括闲置土地及土著习俗地可用于商业性农业、充分开发的深海渔业资源、大片淡水域可用以务农、农业生物多样性可创建新颖及独特产品、透过丰富文化、野生动物及未受破坏环境发挥旅游产品发展最大潜能,以及善用砂再生能用走廊区域现有基建、设备及服务以充作新农业及郊区工业发展。
砂副首长兼农业现代化与乡村经济发展部长拿督阿玛道格拉斯是于今早出席主题为“迈向一个蓬勃向上的郊区经济”之砂郊区经济工作坊开幕礼上,受邀致词时,如是表示。
他形容,郊区经济通常为农业的代名词,但非农业经济活动仍具有其商机,包括郊区工业发展及服务业。譬如旅游,无论和农业相关与否,将成为郊区就业及收入的主要贡献。
“在足够人口的聚居点,也有小型营业如零售和其它服务的发展机会。”
他表示,虽然郊区农业在传统上与上游发展有关联,也可努力创建下游及附加价值活动,包括开发中间处理及附加价值的潜力。
郊区经济不能孤立看待
他进一步表示,在提升郊区家庭每月收入至少4000令吉事项上,郊区经济发展将支持本州高度发展的目标,包括在食品安全、国内生产总值的成长,以及提供就业方面的贡献。郊区经济并不能被孤立着重,而是与其它领域发展串联。
“首先,郊区拥有大片的闲置土地及土著习俗地,可用于商业性农业,包括油棕及橡胶种植,以及大型食品生产。砂州预计150万公顷的土著习俗地,少于一半是用以商业性农业。”
他提及,本州拥有未开发的深海渔业资源,预计可达到50万吨渔产量,而现有的仅达14万7000吨渔产量;要从这个开发不足的资源中寻求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方案。如若没有,许多鱼就只是死亡,或迁移到其它国家海域。
“我们拥有大片淡水域可用以务农,特别是在水坝范围内的庞大水库;目前,只是小部分区域进行务农而已。”
他称,砂州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这给予生产新颖及独特产品的机会,已供给利基市场。
他续称,砂州的丰富文化、野生动物及未受破坏环境相当知名,这给予旅游产品发展潜能,如农业旅游,以及文化、冒险及自然旅游。
“政府耗费大笔拨款予砂再生能用走廊区域建设基建、设备及服务,新农业及郊区工业发展可善用这些现有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