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约热內卢22日讯)经歷重重波折的巴西里约热內卢奥运於大马时间週一早7时闭幕。国际奥委会盛讚里约奥运成功,不过盛事落幕后的巴西终需回归现实。不少贫苦民眾慨嘆未能受惠,场馆债务势成未来国民又一重担。奥运期间稍息的巴西政治风暴亦势再起波澜。
里约奥运筹办之初,外界一直忧虑多种不利因素,诸如兹卡病毒肆虐、政局动盪、基建设施兴建进度落后,幸最终虽出现选手村简陋、跳水池变绿等问题外,赛事大致顺利举行,各选手更打破近100项世界纪录。
国际奥委会(IOC)主席巴赫上周六在记者会上盛讚,选手的高水准表现与切合功能的专用场馆,让里约奥运堪称成功,证明主办奥运非富裕国专利。
巴西遭逢自1930年以来最严重政经困局,里约奥运在安全与资金方面问题频生,不过巴赫坚持2009年选择里约是正確选择。
社区永续营运难实现
过去两周,巴西人似乎暂时忘忧。但当地民眾直指门票昂贵,部分热门赛事索价达900雷亚尔(1133令吉),超过每月最低工资880雷亚尔(1108令吉),难以负担。
另外,成本超支亦是头痛问题。虽然里约申奥时提出结合社区永续营运的方案,计划赛后將场馆用於社区建设,可是最终支出仍突破120亿美元(484亿3000万令吉),许多帐单仍未有著落,遑论改建计划。
以举行手球赛的「未来体育馆」为例,该馆赛后將拆卸,建筑材料將供4所政府学校建校舍。可是不少人质疑,如今连建校计划都不见踪影,谈何建校舍?
对不少贫民窟巴西人来说,奥运的欢乐与他们无关,他们成为警察铁腕对付罪犯的牺牲者,更被隔离。里约在奥运期间暴力事件加剧,最少14人死於警匪枪战之中,当中包括无辜平民。
有当地贫民窟居民对英国《卫报》称,当局派出的8万5000军警並非为改善治安,而是为「保护来自外面的有钱人避免接近我们,將我们隔开」。
政治爭议亦势隨奥运落幕重临。巴西最高法院定於本周四重新就被停职的总统罗塞夫展开弹劾聆讯,她將於下周一(29日)现身作供,国会最快下周二投票表决,如通过弹劾,余下两年任期將由临时总统特梅尔接手。惟特梅尔亦被指受贿,民望低迷。他上周三表明,不会出席闭幕典礼,疑是为避免重演开幕礼中被喝倒彩的尷尬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