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5日讯)全马华文独中面临两极化现象,小型独中与大型独中面临不同挑战,如何缩小两者差距,是华教工作者必须深思研討及加大力度协助与扶持的重点工作。

Advertisement

董教总独中工委会教育主任庄俊隆说,小型华文独中的间数仍然佔全国华文独中的1/4,无疑是目前独中整体发展的一项重大隱忧

他续称,人口外移、老化、地理偏远等外在因素,財务困难、董事会老化等內在因素,是造成很多小型华文独中招生人数不理想,办学成效不彰的主因。

虽然全国独中学生总人数逐年增长,也让部份小型华文独中受惠,学生人数少於300人的小型华文独中,从2011年的18所减少至2015年的15所。

庄俊隆建议,为董事会注入新血、广招赞助人,爭取毕业校友和地方热心人士的回馈和支持,並按照各校在地方上所拥有的优势,重点发挥各自办学的特色,加强教学素质,打造「小而美」的办学环境,以吸引更多学生愿意跨区就读,乃是目前小型华文独中可能出路之一。

大型独中设施不够

针对大型独中的问题,他说,原大型独中,隨著学生人数逐年增长,衍生诸如校舍严重不够,硬件设施不足,活动空间拥挤,师生比例失衡,影响教学质量等问题。

他建议,校方除了想方设法扩建校舍,增聘教师外,当地华社亦要聚集各方支持力量,持续向政府爭取设分校、申办新校,要求建校拨款,如此才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目前已有沙巴、吉兰丹、檳城和雪兰莪四州政府每年制度性拨款予州內独中。」

此外,他也提及东西马或城乡的差异及地理位置,23所独中的初一新生减少,独中生源问题,值得关注。

庄俊隆对独中人数首次突破8万人持谨慎乐观的態度。他认为,这个现象一方面,显示本地家长对独中办学成效的肯定。另一方面,囿於本地的政治局势,华文独中的设分校、增建和扩建,皆受到政府法令的限制。

「隨著近年学生人数的持续增加,对目前华文独中的教学空间、师资、班级管理等方面,產生一定的压力。」

前一篇新闻国际学校吃香 恐超越独中
下一篇新闻哈迪確认出席民联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