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light]作者 : 赖其平[/highlight]
油城美里每逢天旱雨少的日子,周边地区就会林火四起,烟霾铺天盖地,令市民不胜其烦,也曾经有传媒的相关报导把油城喻为烟城。然而这些10几20年来因而复始的烟霾问题依然纠缠不散。林火四起之时除了消防与拯救局的消防员疲于奔命,四处展开灌救林火工作,除此就是祈求老天快快下雨。当雨水下降后才能一雨解千愁,假如有人不相信,当旱季来临时就能明白烟霾是否重临。不过市民却希望于雨季结束后接下来的大晴天日子林火不要再狂烧,能够蓝天依旧,不再出现乌烟瘴气的生活环境,健康不再受到烟霾的威胁。
其实烟霾问题的出现是有迹可循的,只是执法部门疏于留意,但此说并不尽然。因为政府已经斥资数十万令吉于城市周边地区兴建瞭望台,于天旱雨少大地干燥的日子里要派人驻守,居高临下哪里出现火点,一目了然,可以及时作出通报,灌救队伍得以及时赶赴火场灌救灭火。因为火苗在没有进一步扩大之前进行扑灭就不致引发林火狂烧,也就不致引发严重的烟霾问题。
现在油城美里的一些地区不时出现水患,这种问题对于相关部门也是一个启示,如何确保水患事件不再重演,也应该是展开积极行动的时候了。除了下雨,海水倒灌已被认为是一些沿海地区发生水患的主因,但是于一些高地,如接近美里飞机场的四川路地区的相继发生水患,假如海水也倒灌到该地区,是不是世界末日已经来临?急需重新打造一艘“方舟”解救,因此水患与烟霾事件都是一个启示。
如何避免这两种灾难不要重来,有关当局都应将之视为大前提,拟定纾解之道急不容缓。不仅是于水患过后前往灾区视察之后又召开会议探讨,此举虽也未尝不可,但积极的行动却是事不宜迟。因为于下一刻强降雨又会来临,排水措施又未能及时获得改善,水患也难免卷土重来。
油城美里的一些地区相继发生水患,也已清楚显示排水系统的脆弱,急需进一步加强,设置抽水机与缓冲池设施绝非长远之计,更是治标不治本,不足可取。于西马的吉隆坡市区过去也曾在下雨天之时淹水,后来政府斥资兴建“精明渠道”,此后水患问题开始减少。
目前的油城美里房屋发展蓬勃,许多楼房依山而建,一些沼泽地也被重新填土作为房屋发展区,因此排水系统必要经过良好的规划,一般上虽然于高地建屋从表面上不易发生水患,但是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往往会冲倒水泥围墙,甚至破坏房屋结构,所以高地建屋也需注重周边的排水问题,以避过山洪的冲击和造成破坏。
至于一般地处低洼包括沼泽地的房屋就更需重视排水问题,因为水往低处流,假如又面对海水或河水倒灌就更为不妙。然而排水设施与排水问题又是谁的责任?不过淹水问题首当其冲的却是屋主,假如逢水必淹,破坏连续而来,也只能自叹无奈。因此,相关部门必要认真看待和严格监督排水设施的建造和流向,绝对不是有沟渠供排水就已“功德完满”。对于是否会引发后遗症的问题也需深入研究与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