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居鑾旧市区后巷在地方政府號召本地画家共同打造「创意后巷」的推动下,出现了许多壁画。跃然墻上的除了有常见的平面作品,也有提供互动空间的3D画作,吸引了不少民眾前去拍照,原本冷清的后巷如今人潮汹涌,相当热闹。

Advertisement

自立陶宛画家尔纳斯在檳城彩绘壁画引起关注,国內掀起壁画风,壁画也成为民眾追捧的新地標,更被视为打造旅游景点的契机。

位于柔佛中部的居鑾县自2013年开始陆续有壁画出现。除了本地画家的个人创作,也有团体组织將壁画创作纳入主办的活动,进而促使当地不定时大规模 出现风格各异的壁画,例如居鑾福州十邑会馆举办的「居鑾中秋节文化传承嘉年华」、居鑾社区中心举办的「走!回老街过中秋」及「居鑾节」等等。

拿督张秀科街与拿督甲必丹阿末街店屋后巷长达一公尺的空间,墻面及路面共画有24幅壁画,其中有数幅为3D立体壁画。

上述壁画是在「保留与修復歷史建筑物特別发展计划(RKK)」附属的「居鑾创意1020」计划项目下执行。

居鑾市民赖慧珊(26岁)日前趁著劳动节公共假期,与亲友到拿督张秀科街后巷进行一日游,与壁画拍照留念。

她透露,数名表姐妹想趁著难得的公共假期带长辈们外出游玩,想到居鑾有新壁画出现,便决定到那里走走,看看新壁画。

「母亲和其他亲戚都摆出配合壁画的姿势拍照,觉得很有趣。他们那天都很开心,但是我想主要是因为我们年轻人带他们出来玩,所以大家都玩得很尽兴。」

她认为,壁画让当地多了一个拍照的景点,但一条巷子拥有的壁画略嫌太多,要拍出满意的照片並不容易。

「我与家人当天上午8时许便到后巷拍照,当时人潮不多。后来,人越来越多了,后巷挤满了人,不论怎么抓角度还是会拍下他人的身影。」

3D立体壁画几可乱真,吸引民眾驻足拍照。
3D立体壁画几可乱真,吸引民眾驻足拍照。

题材应与居鑾有关

赖慧珊说,她觉得在后巷画壁画的主意其实不错,如果其他后巷也有类似的美化计划,那些后巷也会跟拿督张秀科街与拿督甲必丹阿末街店屋后巷一样变得很乾净。

摄影旅游作家卓衍豪认为,壁画的內容和题材,理应跟居鑾有密切关係,才能真正打开在地小旅行的大门,也才能让更多本地的年轻人加深对家乡的记忆座標、文化地標的认识。

他得知居鑾旧市区的壁画完成后曾前去参观,发现还是有无关居鑾的壁画,觉得有点可惜。

他认为,壁画所在地,其实是当年居鑾人日常生活的地域,例如已经不存在的美都戏院、旧巴士站、裕成书局、漫画店及老巴剎等等,如果可以透过壁画重现许多居鑾人当年的回忆,一定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同。

「迎合大眾是一种思维,引领大眾也可以是另一种思考的方向,打卡人人都会做,打动人心才能真正走得远。如果前者迎来掌声,后者贏得的是尊重。」

卓衍豪也说,如今在我国,再偏远的乡镇都能找到壁画,这说明即便壁画氾滥成灾,我们还是得承认大眾还是买单。

「虽然我自己对壁画这种呈现方式有意见,但如果可以因此创造出公共空间新的价值,让居鑾成为一个適合散步游览的城市,也算是善举。」

鑾市议会擬定期办市集

居鑾马华党鞭陈信莱透露,居鑾市议会的合作单位会定期为拿督张秀科街与拿督甲必丹阿末街店屋后巷壁画进行维护工作,市议会接下来將会在上述后巷定期举办市集,期许热闹氛围持续下去。

「市议会將號召非政府组织配合,共同管理市集,同时考虑让当地商家有优先摆摊的机会,但一切详情仍在商討中。」

他表示,待计划尘埃落定,市议会將会进行一系列的宣传,让活动更广为人知,也欢迎有兴趣摆摊的商家或民眾提出申请。

3D立体壁画的特色在于保留互动空间,民眾可隨自己的喜好摆姿势拍照留念。
3D立体壁画的特色在于保留互动空间,民眾可隨自己的喜好摆姿势拍照留念。

需考虑社区营造

民主行动党居鑾国会议员刘镇东建议,居鑾市议会在执行任何城市美化计划前,要考虑城市整体的社区营造,並提醒市议会履行基本的环境责任。

他认为,居鑾市议会目前的城市美化计划只挑局部区域执行,这会减弱社区营造的效果。

「居鑾市议会应该要有个永续性发展的计划版图,例如从火车站开始,慢慢扩大到旧市区及老街,然后是新市区等等。有周详的计划,一座城市的社区营造才会完整,当地人对社区的热爱也更加深刻,进一步达到社区凝聚人心的效果。」

他说,居鑾市议会执行「保留与修復歷史建筑物特別发展计划(RKK)」之前,居鑾社区中心已多次在当地旧市区及老街举办各项社区营造活动,包括在拿督张秀科街后巷画壁画。

他认为,居鑾市议会目前执行的计划与该中心之前举办的活动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欢迎市议会將他们之前举办的活动作为参考,號召全民参与,以及有关计划的永续性发展。

「我促请居鑾市议会执行城市美化计划的同时,也確保每条沟渠及每座公园的整洁,这是地方政府在城市管理的责任。」

前一篇新闻警扫黑万拘一男
下一篇新闻亲自设计布置 刘福4花车参加游神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