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假之前学校发放马幣一百的援助金那个中午,艷阳高掛的12点不到,校景远较平时热闹多了,校门前全挤满了家长。校门一开,各人蜂拥而上。霎那之间,接二连三,纷纷走入校园。

Advertisement

耐人寻味的是,停摆在校园门口的一辆辆房车。放眼一看,有丰田、有日產、有马自达。

不少还是新款,详看车身和车牌,推测还是刚刚註册的。据此估计,车主的收入所得,估计不低。

可是,申请辅援助金的条件呢,则是家庭收入少于3000令吉。如果確实如此,怎么可能开得起这般的车款?但是,为了100令吉,大家都弯腰得理直气壮,说什么「不拿白不拿」。

「诚实」这两个字,难道就连100令吉也不值吗?《弟子规》不是有云:「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何以我们偏偏一再掩饰增辜,背离圣人之苦口婆心呢?

说实在话,我很怀疑,这个社会遵奉的道德尺寸,往往是讲一套,应景所需做n套;就像江湖传闻的公司账本,共有三本:一本是缴税的,一本是股东看的,还有一本才是自己的参考。

就是这样,总是这样,一篇篇网络鉅细靡遗的贴文,一条条脸书连篇累牘的留言,大家说得雷霆万钧,文章也写得洋洋洒洒。可是,这才转身,所行的一举一动,说的做的,都不对心。

那么,家长的前言和后行,到底想要为孩子示范什么?狡黠,是默许的;我们要选择性地作答,这样才能左右逢源,处处得利。那么,如果有所必要,欺骗也是必需之恶了。

当然,单凭车价判断,也有偏颇之处。扁嫂那一串珍珠项链,也是借来的嘛。车子,想必也是这样。他们当下所驾的座车,確是个人负资產,全是向银行贷款暂借的。

前一篇新闻中国人要重振中国文化
下一篇新闻备战大选为由 马华或展延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