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士满1日讯)隨著智能手机和电子產品普及,人们在网上聊天、电子邮件以及贴文多会使用各种表情符號,例如笑脸、玫瑰、太阳,甚至菜刀、炸弹、闪电等。然而,美国弗吉尼亚州一名12岁女孩因使用暴力表情符號,被控威胁学校。
Advertisement
去年12月14日,悉尼拉尼尔中学一名行政人员发现有人在Instagram发佈一个被认为具威胁性的贴文,內容指「星期二在图书馆见我」,並在后面附上手枪、小刀和炸弹3个表情符號,於是调查校內学生。
最终,IP位址指向一名12岁女学生,她承认冒用另一学生名字发贴,结果被控威胁学校和电脑骚扰。
女孩母亲表示,女儿在学校遭其他学生欺凌,才会发贴回应,「她是个好孩子,以前从没惹过麻烦,不应该受到检控。」
女孩被排期2月底首次在青少年法庭出席聆讯,由於聆讯並非公开,因此不清楚这宗案件是否有裁决结果。
报导指,美国近年来发生多宗与表情符號有关的案件,司法部门尚未就表情符號是否可作为证据达成一致看法。
去年,纽约市17岁青年阿里斯蒂被控发出恐怖威胁。事缘他在面子书发出贴文,內容提到「他会被轰倒」等字样,后面附上一个「警察」和3个「手枪」的表情符號。检方认为被告威胁袭警,但一个大陪审团最终裁定不起诉阿里斯蒂。
一些专家分析,表情符號並未设定明確含义,每个人的用法都可能不同,在不同情境下的含义也可能不同。例如:阿里斯蒂所发出的4个表情符號,被警方解读为意欲袭警,但律师普拉特称,这些孩子只是想表达:「我不是好欺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