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郊区末里卡长屋可以列为世外桃源的现代化长屋。

在山城居住将近50年,从事记者行业也已20余年,经常都听闻郊区伊班长屋末里卡,但却没有机会前去一游。日前驱车到郊区申卡邦走走时,却发现一条至今都没进入过的石头路,在好奇心驱使之下,便沿着石头路走,大约15分钟的车程后,从山上往下看,发现桃园外山脚下有两座长屋,别有天地!

Advertisement

驱车沿着洋灰路下去,还得要小心翼翼驾驶,稍微不慎就是冲下悬崖。

从市区驱车前往该长屋大约要45分钟。根据村民指出,60年代,末里卡长屋原为一座,6年前因为陈旧损坏不堪,之后就拆掉,在村民不和之下,现分裂为两座,各起炉灶,两个屋长各有管理自己的行政与运作。目前两座长屋都是钢骨水泥建设,为现代化长屋,设备等都齐全。

 

鲁玛沙东双溪末里卡入口处。
鲁玛沙东双溪末里卡入口处。

 

末里卡后座长屋也属于现代钢筋水泥建设。
末里卡后座长屋也属于现代钢筋水泥建设。

 

村民不和一分为二

前方一座为鲁玛沙东双溪末里卡,约有20多户,后方一座为末里卡2,约有40多户。国民团结局也在长屋设立幼儿园,让适龄孩童接受启蒙教育,学生人数11位。

 

国民团结局也在长屋内设立幼儿园,为适龄学童提供基本教育。
国民团结局也在长屋内设立幼儿园,为适龄学童提供基本教育。

 

目前,两座长屋都享有电力局所提供的电流服务,唯独还没有食水供应,村民们都是从山区接驳水源到长屋让村民们使用。

回顾当年,老一辈的伊班族群也与福州先贤前辈一样,刻苦耐劳,富有开拓的精神,他们披荆斩棘,艰苦奋斗,为伊班族群开创了一片天地。

 

长屋内的装璜不输城市房屋。
长屋内的装璜不输城市房屋。

 

无食水供应

根据老辈们指出,60多年前,该长屋完全没有对外的道路,他们是靠一条河流接驳到柏拉绥长屋,一旦有人生病时,那便是辛苦时刻,坡斜又高,家人还得背上生病者,然后一步一脚印爬上斜波,翻山越岭步行到另外一座长屋救助,之后将病患载送医院治疗。因此,村民们最怕的就是有村民生病。

一直到大约20年前,长屋在木山公司协助之下,开辟了一条木山路,路况非常糟糕,其中数年,村民还经常遇到路崩情况,之后在政府协助下,整条道路才改建为洋灰路,使用至今。

 

洋灰道路是在政府协助下兴建,已使用约20年。
洋灰道路是在政府协助下兴建,已使用约20年。

 

现今,年轻一代长屋居民多数已到外坡工作,留下的村民靠种植稻米为生,然后将剩余的载送市区售卖。也有一部分居民开始迁移市区居住,靠劳力赚取生活费。

前一篇新闻【专访】病后领悟人生 魏家祥休息再出发
下一篇新闻游子陆续返吉隆坡 多大道车辆行驶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