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缘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日,华人照样要称之为“年三十”,就是除夕。所谓岁首,是由除夕开始。农历新年是华人最大的节庆,万象又更新啊!
除夕是热闹喧腾的,很多人早起上菜市场购买新鲜鱼肉,清理及装饰家居,忙着筹备晚上的团圆饭,也有人赶在最后一分钟办年货,一上街或前往购物中心就面对塞车之苦。这个时候,耳际如果响起锣鼓喧天的贺年歌曲,心里是一片喜洋洋呢,还是充满了烦躁?
每个人的除夕,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声音,有时在耳际响起喜庆的家庭温馨之声,有时是不想去听的唠叨,或堆压心头的惆怅。小孩子的新年是充满天真的欢笑声吧!如天使般,无忧愁,世界多么美好。如果人人都能听到一大把一大把钞票在手中数来数去的声音,世界就太平了。
记得有一本很好看的书,叫《燕京乡土记》。从前读着读着,没来由的,就感动不已。后来看了一些写新年写老风俗老回忆的书,脑海中没来由的,总是会浮现出零零碎碎的书中片段,耳中彷佛传来一阵阵的声音,回荡不去。而最难忘的一种声音,就是书中所写的“除夕之声”–有三种声音:响亮的鞭炮声,剁馅和切菜声,还有结帐的算盘声……这三种声音再夹杂著大量说笑声,当然也有叹息声﹑哭泣声,构成“年三十晚上协奏曲”。
那是属于中国旧社会的书,书中所写的一切,都是离开我们很远很远的声音,但熟悉一如沸腾的血液。那些声音已经不是属于我们的时代,不属于我们的时空背景,却同样叫人回肠荡气。旧社会生活困难,叫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一个凄凉的故事﹕一家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米粮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熟睡孩子,一筹莫展,听到邻家响起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着刀斩空砧板,一边登登地斩,一边眼泪滴落……
除夕是个“关”,所谓的年关呵,不管是年关难过还是年关易过,大家都是照样年年过。其实,除夕是无声无息的,世人把它带到人间,为它套上各种各样的声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