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巫旧乌也路(圣伊丽莎白中学前方)重铺沥青后,不料却造成部分路段的分界堤的洋灰墩高矮不一,使到该洋灰墩失去应有的作用。
Advertisement
一名家长向本报记者投诉说,该路段于去年进行提升工程,重铺一层沥青后,这使得道路的高度增加,路面与分界堤的洋灰墩平行,分界洋灰墩不见了的感觉。
该家长直言,旧乌也路交通繁忙,而圣伊丽莎白中学座落在该路段旁,也是学生上、放学必经之路,学生越过马路时都会行走在分界堤或路旁洋灰墩上,若洋灰墩与路面平行,让人失去安全感。
是名家长认为此举不恰当,理应重修洋灰墩,以策安全。
记者就此事来到旧乌也路了解情况时,在越过马路站在洋灰墩上试图拍照的当儿,不料却给来往的车辆鸣笛,相信是分界堤的洋灰墩与路面平行,使到道路使用者对分界堤的距离被拉近的感觉。
原本该洋灰墩是阻止道路使用者驶进另个路段,惟记者发现有些驾驶者的态度问题,尤其是摩托车骑士,竟然不顾自身安全,在分界堤洋灰墩与路面平行之处违例转弯,驶进对面路段。
一些违例转弯的骑士甚至还载着幼小孩子。
有鉴于此,民众希望有关当局能对此做出探讨,考虑重新修建洋灰墩,让洋灰墩能高出路面。同时,也要在该路分界堤加强安全措施,如置放亮灯及告示牌等,提高民众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