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
生活于世﹐每个人都要吃以维生﹐自然也盼望每天都能吃得饱。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家庭妇女的怨言与申诉﹕“不知今天要煮什么给家人吃﹖”
众所周知﹐像砂州的年尾天﹐必然是大雨连绵﹐风雨交加﹐将低洼地区的农作物淹死﹐以致本地蔬菜价钱大涨特涨﹐比平时价涨了好几倍。有时候﹐还真的买不到。由于有的家庭﹐每天都要有鱼有肉﹐也要有菜﹐但不一定每天都能从菜市场买得到。
无米之炊不切实际
所谓难为主妇无米之炊﹐其实已经不切实。今日的世界﹐不是无米﹐而是因天气关系﹐没有本地蔬菜。但今天交通发达﹐那里有住家﹐便有商店﹐米粮或杂粮及罐头食品等充斥市场。
在雨季里﹐有行家告诉你﹐如何来应对生活之需。其实说来并不难﹐只要平时多买一些容易收藏的包装米粉或包装干面条。虽是岁未风雨之季﹐正好是中国大陆的寒冬﹐大量包菜、长白、红萝卜与白萝卜盛产时﹐由中国直接船运而来﹐一般价钱都很便宜﹐便可以代替本地蔬菜。如果买不到新鲜的鱼虾﹐作为佐料﹐可以买虾米干﹐小江鱼或银鱼干等。
一般的包装米粉﹐都有四片﹐取出一片﹐便可足够两口人吃。根据行家的经验﹐炒米粉要炒得可口﹐其实并不难。它最适合人的健康也最实惠。但如何下手呢﹖由于包装米粉都有印上说明﹐简单明了﹐不需厨师指点﹐人人都能做。只要将所需的米粉﹐泡在温水中约六七分钟后澽起待用。
将要炒的长白、红白萝卜﹐一两朵香菇﹐一粒蕃茄﹐切片或切细洗净﹐还有佐料如干银鱼或虾米﹐都准备好﹐油锅便可起火﹐加入少许食油﹐将打碎的小葱蒜与香菇先爆香﹐加入佐料﹐炒炒几下﹐便可以将蔬菜、萝卜、蕃茄全部倒入﹐加入一小杯清水﹐一起翻炒﹐然后盖上锅盖一两分钟。
揭开锅盖时﹐见到锅底热水滚动时﹐就应撒下少许的幼盐﹐再翻炒均匀﹐便可以将从温水中滤起来的米粉捞起﹐全部倒进锅中翻炒﹐此时﹐便应试下味道﹐再加少许生抽或酱青﹐等到锅内汤水蒸发殆尽﹐全后不需十分钟﹐便可捞起上桌。如此炒作﹐自始至终﹐不用大火﹐以避免食物被炒焦。
因为﹐米粉与蔬菜﹐都会吸取水中的油与配料﹐但不会吃起来油腻腻的。有人喜欢加入叉烧或香肠﹐口味便不相同﹐也会变得油腻﹐如此炒出来的米粉﹐便不合健康之道。这其中的道理﹐自有人心里有数﹐不便明说。
家里如果来了访客﹐正是下雨留客天﹐以炒米粉招待﹐再泡一壸茶或咖啡﹐必然可使主客增加温暖与情怀。
计算一下成本﹐一包包装米粉﹐时价为三令吉半﹐长白一公斤差不多同价﹐红萝卡一条﹐顶多一块半﹐香菇一两朵不算多﹐也不贵﹐银鱼一两汤匙约三令吉﹐全部加起来﹐不会超出20令吉﹐足以供六人享用。试想﹐如果在普通咖啡店用餐﹐每个人吃一盘哥罗面﹐六个人就要花上30令吉﹐还有咖啡或茶﹐起码也得6令吉。如果在有冷气的餐馆用餐﹐起码要花掉一张百元大牛﹐还是普通的套餐价钱。如果点上大白鲳或午鱼待客﹐价钱表上的标价﹐是每公斤100令吉…..这是题外话了。
生活有规化不挨饿
总而言之﹐遇到经济不景气﹐偏是我们的管理层﹐政治人物无能或无能为力﹐人民的生活就一定要由自己来规划。如果不这么打算,每天都要挨饿。想来想去﹐还是炒米粉最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