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6日讯)在投资者为美国歷史性利率决策做准备的同时,亚洲新兴经济体央行將依靠与中国和日本之间逾2500亿美元的紧急流动性安排,防止本幣溃跌。

Advertisement

对那些美元债务高企、但外储水平一般的较脆弱亚洲国家而言,与该地区最大两个经济体央行间的互换协议,是抵御此前曾导致流动性危机的市场震盪的一道关键防线。

亚洲地区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有2150亿美元的人民幣互换额度,可隨时动用,与日本央行有400亿美元互换额度。其中多数协议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订立。

「当投资者紧张不安,决策者需要有这种重型武器,他们能动用的官方补充性措施也將非常有益,」匯丰驻香港联席亚洲经济调研主管纽曼(Frederic Neumann)称。

「我估计如果金融不確定性再次袭击东南亚,中国甚至日本会更加积极主动,」纽曼称。

亚洲经济体外匯储备总额为6.75兆美元,不过中国和日本在其中占比约70%。

提供额外保护

其他经济体,尤其是南亚和东南亚新兴市场货幣储备缓衝较少,央行的货幣互换协议將提供额外的保护。

例如,马来西亚的1800亿人民幣互换协议,將使该国贫瘠的946亿美元外匯储备提高近1/3。

印尼外匯储备为1002亿美元,但如果动用与中国和日本的货幣互换协议,则储备將增加380亿美元。

中国与新兴亚洲国家之间签订的货幣互换协议,比与东欧和拉美等其他新兴地区的协议要多,而且规模更大。

此外,亚洲地区两家最大央行(中国和日本)建立的货幣互换协议网络,比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从美国联邦储备局(FED)或欧洲央行获得的流动性支持要更加广泛。

「由於签订了更大的货幣互换协议,与其他新兴市场相比,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可能处於更有利的地位,」IG驻新加坡的市场策略师柏纳欧(Bernard Aw)说。」

「双边互换额度很少使用,但在发生金融动盪时还是有用的。」

vfdev2gde_515_309

前一篇新闻韩国调降明年GDP成长预估
下一篇新闻亿万富豪折损率高 20年逾半摔出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