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今年全球碳排量將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减少,而其中最大功臣是中国。图为日前山西省太原市公路交通阻塞的状况。汽车排放的废气,成了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空气污染的「祸首」。

(北京8日讯)新研究指出,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不会比去年高,甚至还有所降低,而中国是主要功臣。

Advertisement

英国《金融时报》报导,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上的最新研究指出,由於中国经济放缓和在控制污染方面作出努力,2015年全球石化燃料和工业释放的二氧化碳可能下跌,幅度高达1.6%。

全球碳计划研究人员根据截至10月的数据推测,今年全球每分钟平均排放6800万公斤的二氧化碳,全年的排放量將比去年的359亿吨少2亿吨。

不过,根据国际货幣基金组织(IMF)的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將增长3%,美国史丹福大学地球系统科学教授杰克逊表示,一般只有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之下,工业活动隨之减少时,碳排量才会降低,今年则出现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经济繁荣发展下碳排量下跌的情况。

英国东格利亚大学教授凯雷称:「中国二氧化碳减排对此次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起到重要作用。经过10年经济快速增长后,中国2014年的排放量下跌1.2%,2015年估计会下跌3.9%。」

从船舶排放下手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已承诺减排,而该国首次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水域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已控制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改善沿海和盐和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排放控制区覆盖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城市周边水域及內河通航水域,以及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周边水域及內河通航水域、覆盖京津冀(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地区大连丹东大陆岸线交界点、烟台威海大陆岸线交界点的连线以內海域,还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等13个城市內河通航水域。

此外,当局也確定了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等10多个港口为核心港口区域。

据中国交通运输部印发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在排放控制区作业的船舶可採取连接岸电、使用清洁能源、尾气后处理等与排放控制要求等效的替代措施。

报导说,到2019年12月31日前,中国將在评估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確定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包括扩大排放控制区地理范围等。

经初步测算,船舶排放控制区计划实施后,到2020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水域船舶硫氧化物和颗粒物,將比今年分別下降约65%和30%。

前一篇新闻屠呦呦:中国医药是个宝库
下一篇新闻归还中国肉身菩萨 荷兰收藏家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