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亚庇2日讯)JOBSTREET.COM创办人兼前首席执行员郑文基今日假沙巴大学大谈“投资经”,直言经济衰退时期是投资的最佳时机,实践“低价买入”的至理名言。
“面对经济低糜这种变化,投资者必须看到其中潜在的危机与机会,调整自己的投资思路,方能找到对的方向。”
JOBSTREET.COM创办人兼前首席执行员郑文基今日受邀出席假沙巴大学举办的“郑文基:首席执行官分享会”上,如斯表示。
他今日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出席分享会的大学生们分享其成为首席执行员的过程及点滴,尤其是其个人丰富的经验故事,让人听出耳油!
身为JOBSTREET.COM创办人的他直言一路走来并不简单,成立一间企业是需要许多的精力及不断地进行研究,方能打造一间成功崛起的公司,同时触动百万人的心灵。
针对投资领域,他鼓励民众在经济低糜的时刻进行投资,例如在电脑软件、地产及制造业等行业着手,深信将会为投资者带来盈利。
“经济低糜提供一个最佳的机会育投资者,当所有价格变得便宜,就是投资的最好时机!”
他解释,当别人不投资的时候,反而是自己最好的投资机会。
“其实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机会,若别人不愿意去做,反而我们应该把握机会,抓紧时机,给予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
另一方面,他也不否认消费税制度的确对经济影响甚大。
“物价暴涨,消费者必须买贵货,实在让人备感压力!”
因此,他重申若投资者想在投资领域获得格外的盈利,就得好好把握时机,在对的时候投资,深信将会得到不俗的回报。
今日在分享会上,他也一一回答大学生们对他提出的疑问,其中针对学生询及有关脱售公司后的接下来大计时,他谦虚地回答目前没有确实创业计划,并直言将会继续前往各间大学进行分享会,把知识传播出去。
据了解,1965年,郑文基在霹雳金宝出世,透过网络创业。他所谓的“网络”,纯粹只是大学认识的两位友人,他们都各自拨出2万令吉资本创办大马线上。
JobStreet机构的名字,部份取自美国华尔街(Wall Street),因为许多公司都在那里融资;他和伙伴们则希望,JobStreet机构是聚集人力资本的地方。
创办JobStreet.com时,郑文基不但没有确实创业计划,对成果更是毫无把握。
他的冒险创业精神,却成功打造闻名遐迩的网上职业介绍所,曾帮助超过1万5000家公司招聘专才,及280万人寻找理想工作。他考取德州大学科学工程学位后,便到麻省理工学院修读机械工程硕士课程。
毕业后,他拒绝美国及日本高科技公司的招聘,反而返马到玻璃市小镇的美资工厂当流程工程师,只为避开劳碌奔波的城市生活。
1993年,网络的出现冲击全球,他深感,这将为新兴领域开拓良机,虽然不知将前往何处,但他仍愿意参与其中,决定给自己两年时间踏足新领域。
1995年,就在我国大选的夜晚,他创办了大马线上(MOL),首份工作即是广播大选成绩,被视为“迷你雅虎”的网站从事任何有关电脑及网络的工作。
他发现,这一切并非如此简单,所以愿意进行任何推销员可以招揽,主要替公司建设网站的工作。
虽然如此,当时越来越多在海外求学的大马学生,使用大马线上寻找工作。1997年,他将职业介绍业务分拆,JobStreet机构成为独立经营职业介绍的业务。同一年,由于JobStreet机构业务扩展神速,导致他和伙伴无暇专注大马线上业务,决定以1200万令吉将后者脱售给成功集团(BJGROUP)。
这些钱都用来扩展JobStreet机构业务,并在4个国家,包括大马、新加坡、印度及菲律宾拥有8个办事处,更成功在2004年11月,在大马自动报价市场(Mesdaq)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