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指出,总是爱分享许多自拍照的人,同时可能代表著他们有精神疾病的徵兆。自拍可能有病,仍无阻人们自拍自爽。

Advertisement

「现在一机在手,人人都可自拍。走到哪拍到哪,隨拍隨传,是使用智能手机的好处。」大马资深心理治疗师黄晋亮指,自拍后的网络分享行为正是社会性的表现,相当於问大家:「你喜欢我的这个样子吗?」很多名人就经常发自拍照,以此培养了大量粉丝。

对於频繁把自拍照传到社交圈的行为,有些人表示不解。黄晋亮表示,许多人都会利用社交圈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和压力,「频繁上传自拍照的人,可能是想用社交平臺来確认自己的存在感,来获取外界的关註。这种行为可以言之为『空虚』。」

在网上也该照顾他人感受

黄晋亮指,从性格分析,爱自拍的人一般懂得挖掘自身优点,善於自我欣赏,並追求上进。「自拍能够更直观地记录自己,展现自己的魅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当人人都热衷拍照上传面子书时,想要引人註目者就会设法拍出特別的照片,让更多人来按讚;越多人按讚,上传者就越有成就感。

「社交媒体是一个互动空间,还是应给予其他人適度尊重。发佈自拍照时还是要稍微思考一下,其他人看到照片的感觉,不管是裸露照、私密照都不討喜。」黄晋亮提醒,自重与尊重应该是最基本的生活礼仪,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虚擬世界里。

他举例,假如我们看到其他人不断发佈一些不堪入目的图片,是不是会想封锁对方呢?將心比心,大家互动起来会更欢乐。他提醒,自拍是个人自由,但是如 果上传到社交网站分享,则要考量一下该照片的適宜性。「有的人喜欢自拍之后,变得吃饭、看电影都要自拍和『晒』照。然而,太过『曝露』私人资讯的自拍照, 其实是不利於个人隱私的。」

过去曾有人说,爱自拍的人都是自恋的一群;如今,自拍已成为无年龄身份限制的潮流。热爱摄影的黄晋亮自从使用智能手机后,也爱上了自拍。他笑称,早 期拿起手机自拍感觉彆扭,「毕竟堂堂大男人,加上年纪也不小了,在大庭广眾下自拍,难免有点突兀。」未免遭人话柄,每每自拍的时候,都是独处的时候。

「从面子书,我们可以从朋友们的自拍照中看出对方的生活习惯和重心。一般,有孩子的就会『晒』孩子的自拍照,没孩子的『晒』与宠物的自拍照,没宠物的则『晒』自己的自拍照。」黄晋亮表示,年轻人因喜欢自拍而爱上摄影,进而开始专研,这绝对是件好事。

用心记下美好一刻

到底在社交网站上分享照片,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还是破坏生活的方式?

黄晋亮称,如果你每天不自拍就觉得难受,或者自拍分享后没人评论就倍感失落,又或者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似乎是在摆自拍的甫士,就意味著你正在用自 拍来获得短期的满足。「如果你的生活受自拍牵引,自拍儼然成为自尊心的唯一支柱,而自己又无力改变,那就需要正视问题的存在。」

你也许觉得,用手机记录生活的瞬间,能保留「美好一刻」。在旅游观光时会花大量精力进行「到此一游」式的自拍。黄晋亮提醒,自拍会让你没有用心去体 验生活,分散註意力,很难留下长久的记忆。「如果你不幸按错快门,或者储存卡满了,甚至是手机设置有误,你可能彻底丟失珍贵的记忆。」

前一篇新闻与苏禄公主合照被传召录供 努鲁依莎:我不会隱瞒任何事实!
下一篇新闻耗时50年 檳擬造3岛建智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