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人在踏入社会后开始思考如何规划他们的现金流。一个37岁的网友分享了他的经历:工作了12年,先是还清了学生贷款,接着经历了婚姻和股票投资失利,总支出达到了140万。他最近购买了一栋房子,贷款总额达到了940万(约合139万令吉),感到身负重债,想知道是否有方法可以创造被动收入。然而,这篇文章曝光后,许多人纷纷表示“购房根本不算负债,那是资产!”
在Dcard上以“快40岁负债950万”的标题发文的作者表示,自己已经工作了12年,历经还清学生贷款、结婚、股票投资失利等事情,累计支出140万元。最近又购买了一处房产,房贷930万加上10万信贷,总共要还清940万。
尽管他手头有120万现金,与妻子一起的年收入共计160万,并且有投资股票,但账面上亏损1.5万。此外,他还要抚养三个儿子,因此希望每月能有3万元的被动收入来协助偿还房贷。他想知道是否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文章曝光后,立即引起了许多人的热议。“拥有房产就不应自称负债。”、“抱怨无济于事,真正的负债与资产不明确。”、“既然认为房产是负债,为何要购房,很奇怪。”、“原来买了房子之后,钱就没了,房贷就是负债,知识之谈增多了。”一些人甚至认为,如果将房产视为负债,就应该出售。“卖掉房子就好了,将房产列为资产不懂,却把房子当作奇异的投资。”、“出售1500万的房子,再购买900万的房产。”、“建议卖掉房子还债,这样就没有负债了,然后再租房居住。”
然而,也有一些网友持有不同看法。“自住房本来就是负债,房地产投资买卖才是资产。”、“以贷款购房本身就算负债啊,看不懂为何有这么多评论?除非将购买的房子出租或是计划待涨价后售出,否则一律都是负债。资产=每月正现金流,负债=每月负现金流。”、“自住房无法创造现金流,也不可能出售,即使升值也与他无关。否则只能无家可归。所谓的新型穷人就是指有房有车但资金都用来还贷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