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哥吉拉

Advertisement

时光飞梭,小学六年的求学生涯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流逝,哥的成绩一直是不好不坏的处在半天吊。

不过,也因为这样,反而让哥可以和成绩好的同学能够有交集点,可以互相讨论,也能和成绩中下的同学谈论,更可以和必须工读的同学称兄道弟。

而之前因为卖万字报被追捕的同学,自从那起事件后,并没有改变他卖万字报赚外快的方式,每当万字开彩日,依然定时沿街叫卖万字报,不同的是,变得更为谨慎,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在平时叫卖的路线上销声匿迹。据了解,“玛达”事件后,他在卖万字报方面,再没有听说被追捕过。也许变得精明了,可以从容不迫的面对偶发事件吧!

升上中学,大部份小学同班同学因家里经济考量,都选择被分派到各自的国中继续学业,只有哥在家长义无反顾的支持华文教育,而进入独中就读,重新认识新同学,而小学的旧相识仅寥寥数人踏入了华文教育的学习之路。

不多久,因上下课时间与一般职场工作时间有异,家长遂要求哥自己想办法上下课去,慢慢学独立。那时小毛头一个,能想什么办法﹖只好把积蓄的零用钱拿出来数着看够不够买辆脚踏车使用,可惜积蓄的零用钱没能如愿,还真令人懊恼不已。不过,耐着性子慢慢筹措,还是成功购入第一台脚踏车。

独中的教育费本来就不便宜,一年也比一年吃重,身边当然还是不乏课余工读的同学,希望多挣些钱缴学费。当时,心里确实很佩服那些工读的同学,兼差当学徒什么的,还可以把课业成绩维持在中上之间。

升上高中后,发现身边晋级工读行例的同学,似乎增加了,工读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学徒、服务生,甚至于基本账目处理,都有兼职工读的同学代劳,基本上是要实践商业课本上所学习到的知识,酬劳还在其次;也有少数的同学工读方式稍微不同,充当糕点贩和学生间的桥梁,实现小小中盘商的梦想,从中赚取微利减轻学费负担。
若问哥中学有否工读,严格来说,答案肯定是没有,只是在当时已经在玩着爬格子文字与标点符号的游戏,不同化名四处寄件,有幸获得青睐就有不多不少够用的酬劳,莫名其妙的被工读的同学归类一起。

而被归类的理由也是挺瞎扯的﹕别的同学用劳力、用技能、用知识等在课余时间赚取酬劳减轻负担,你则是在课余时间以文字的铺陈来赚取酬劳,也算是沾上边。(
还记得当时的反应是整个人无言,哭笑不得,哥玩爬格子文字游戏,纯粹是为了磨练个人的文字和句子使用,不致于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窘境,一步一步实际来提升自己,本意压根就和工读赚酬劳减轻负担无关啦﹗

总之,在中学的那段时间,尽管还是有同学在外工读帮补家用,但至少没有听说类似小学时的“玛达”事件。

中学的生活,也算是没太大的冲击,可以说是平稳渡过,然后迎向升大或就业的选择。

前一篇新闻官爷的一句话
下一篇新闻充实图书馆藏书 语文局捐书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