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求学时,对以巴冲突课题的印象很模糊。当时没有社交媒体,而网络也不是很发达。大学预科班时期,因拿了当代历史科系,才对中东局势稍微有研究。十几年来深入了解情况后,我也开始带著巴勒斯坦围巾,成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者。
我有了立场的主要原因是,以巴对决是我国人民在国际事务上极度关注的事务。而站在巴勒斯坦这一方,则是因为人道主义,人权和国际法。同样的立场,我也站在乌克兰一边,以及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人民一方。
10月份,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军政府向以色列发射了数千枚火箭,照成数百人伤亡。很多西方国家谴责哈马斯无差别攻击,也加强他们对哈马斯标榜成恐怖分子的信念。而以色列国防军也大举入侵加沙地带,誓言要铲除哈马斯。
以色列还击的时候,原本已经民不聊生,被以色列和埃及包围的加沙地带变本加厉,医院,宗教场所被轰炸,上千名孩童死亡,更多巴勒斯坦人不知能否活著见到明日的太阳。
对我而言,类似这样的攻击,在我出生之际就延续至今日。以巴冲突的历史,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其中的错中复杂,包含了人类史,宗教史,当代历史,战争史,殖民史,国家政治,区域政治,国际政治,人道主义,人权,国际法等等。
单纯的人道主义和国际法,勾不起马来西亚国民对以巴冲突的兴趣和理解。若真如此,那么国民也会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卢旺达大屠杀,苏丹内战有著同等的悲愤。令到马来西亚多数国民精神上参与以巴冲突课题的首要原因是宗教。
杯葛只伤害到本地人
很多友族同胞以杯葛以色列和美国相关产品为泄愤的方法之一。而做得过头的是麦当劳快餐。以色列麦当劳免费慰劳以色列军队惹得穆斯林同胞怒声四起,所以号召杯葛。
但是,马来西亚麦当劳和以色列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权(franchise)毫无瓜葛。而美国麦当劳总部也明确表态不支持任何一方。马来西亚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权拥有者,皆是穆斯林或马来西亚人。而上万名员工也是马来西亚本地人。这个杯葛对以色列不痛不痒,对巴勒斯坦毫无帮助,最后还是伤害了马来西亚人。
我在国语脸书和个人账号以国语来评论此事,对我的叫骂声固然是有,但是还是有部分友族同胞同意我,这个做法过头了。
而政府层面,也亦是过火。首相基于政治原因,为了更多马来选票,不惜打破马来西亚不承认哈马斯的立场。我们向来都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与之邦交的也是通过巴勒斯坦西岸的法塔尔政府。现在马来西亚被美国列入观察清单,可能会被很多西方国家限制贸易,对国家经济造成损失。
教育部,则是毫无底线的推行巴勒斯坦团结周。学校老师家长甚至舞刀弄枪,也没有被教育部批评。我担心,孩子连以巴冲突是什么都还没搞清楚,却已经被错误灌输一个概念,即是正规途径无法解决问题,则兵戎相见。这个概念,对国家整体秩序非常危险。
支持巴勒斯坦,应该是以人道主义和国际法为主。多通过非政府组织捐献物资,多了解以巴冲突的历史,多用社交媒体感染国际社会。以暴制暴,非但不是解决课题的方法,还有可能加剧伤害巴勒斯坦的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