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卡夫拉金字塔旁的埃及人面狮身像,具备狮子身体与人类脸孔的组合,充满神秘魅力,每年吸引数千万游客前来参观。然而,对于古埃及人如何建造这座庞大雕像的问题,考古学家们众说纷纭。最新的研究由美国纽约大学进行,提出了一项实验,指出大自然的”风化作用”很可能是主要原因。

Advertisement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导,埃及地质学家艾尔巴兹(Farouk El-Baz)在80年代提出了”风蚀”理论,最近得到纽约大学研究团队的进一步验证。这个理论认为,人面狮身像最初是一块平顶的巨石,经过长时间的风力侵蚀,逐渐形成了长约73公尺、高约20公尺,横躺在地上的狮身外观。古埃及人随后加上法老的脸孔,使其成为今天众所周知的人面狮身像。

根据这一假设,研究人员混合了软黏土和硬质材料,制作出一块具有圆滑前端和平坦顶部的石头,然后使用湍急的水流来模拟长期的风化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研究人员发现,在不断的水力侵蚀下,石头较硬的部分保持不变,形成了狮子的头部,水流沿着石头下切,形成了脖子、前伸的爪子和拱起的背部,就像人面狮身像的初始外观。

这也推翻了人面狮身像是由人工堆叠而成的假说。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由于岩石内部的结构不均匀,受到侵蚀后,形状往往会出现意外的变化。

科学家还指出,根据金字塔的结构,古埃及人已经能够理解并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才能够建造如山丘一样的金字塔。如果金字塔是其他形状,比如正方体、长方体或椭圆形,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洗礼,早就消失了。

前一篇新闻以杨紫琼为目标 杨梓菁想做新一代打女!
下一篇新闻章立衡反击:想诬谄敲诈与勒索 刘家昌再提10点指召妓有目击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