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热爱美味的海鲜,但同时也担心摄入过多会导致胆固醇升高。知名中医师王大元在粉专《元气中医师 王大元》指出,与大家常认为的相反,海鲜中的油脂含量相对较低,而且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蛋白质。

Advertisement

“除了鸡胸肉和豆腐之外,海鲜也可以作为减肥餐的替代食材。此外,海鲜富含微量元素,如铁、锌、硒、碘、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Omega-3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有助于智力发育和肌肉生长。”

很多人担心海鲜富含胆固醇,但王大元解释说,与心血管健康相关的是「升胆固醇指数(CSI)」,该指数取决于总体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计算公式为「0.05×胆固醇(毫克)+1.01×饱和脂肪酸(克)」。

王大元指出,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饱和脂肪酸,而不是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动物性脂肪,如猪油和牛油,而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和海鲜中,如鱼类、虾类等。

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尽管某些海鲜看似富含胆固醇,但其饱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CSI值也较低,因此食用海鲜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然而,要注意的是,摄入过多海鲜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王大元提醒,中医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发物」,如螃蟹、虾等甲壳类海鲜,尤其是在不新鲜的情况下,可能含有高浓度的组胺成分。一旦摄入后,这些物质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

此外,过多摄入糖类、腌制食品、加工肉制品、坚果、巧克力或人工添加物等食物也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因此,建议在享用美味的海鲜和其他食物时,适量摄入,并保持均衡饮食。

无论如何,他也提醒,摄取海鲜时要记得避开头部、内脏,例如虾头、鱼头或内脏等部位。

前一篇新闻38岁大马外交官 攀珠峰大本营途中死亡
下一篇新闻勿散布虚假消息 跨海大桥没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