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寿县一位女性患者,以为自己患上了感冒,经常流鼻涕。她尝试服用感冒药,但症状未见改善。然而,她后来发现这些“鼻涕”竟然是脑脊液。医疗检查结果表明,这位女性患者出现了脑脊液漏失的情况。
这位患者名叫王大妈,十几天前开始觉得自己流鼻涕的现象增多,尤其是低头或咳嗽时,右侧鼻腔的鼻涕不停地流淌。尽管她尝试服用感冒药,但症状仍未好转。因此,她决定就诊于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医大一附院北区)。在与医生的交流中,她提到约半个月前曾不慎摔倒,当时并未接受X光检查。在这次就诊中,她描述了流鼻涕的情况。
通过鼻内镜检查,医生发现,当王大妈用力咳嗽时,鼻腔内的液体会突然增多,这让医生怀疑可能是“脑脊液鼻漏”。随后的进一步检查证实了这一诊断,王大妈的确出现了脑脊液鼻漏的情况。经过神经外科的治疗,她成功康复并出院。
江涛,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解释说,脑脊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分布在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内,起到调节颅内压力、缓冲外力、为脑组织提供养分等作用。他补充道:“人的鼻腔和大脑之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骨片。当头部受到外伤导致颅底骨折时,脑脊液可能会顺着骨折缝隙渗漏到鼻腔或耳朵里,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脑脊液鼻漏或耳漏。”
脑脊液鼻漏通常表现为鼻腔不断流出清亮的液体,这种流出在低头时会增多。通常是单侧鼻涕较多,双侧较少,伴随着嗅觉减退或丧失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化脓性脑膜炎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和呕吐。大约70%的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可以通过提高头部位置、避免便秘、卧床休息和引流等保守治疗方法康复,但在愈合后可能会出现上行性脑膜炎。
江涛提醒,如果有头部外伤史,特别是在头部受伤后出现反复流出清水状鼻涕,尤其是在低头或咳嗽时加重,应及时寻求医疗诊断。这种症状可能是脑脊液鼻漏,需要得到及时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