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芬兰和爱沙尼亚的一条“波罗的海连接器”(Balticconnector)双向天然气管道和一条电信电缆,本月8日早些时候受损发生泄漏,芬兰随后调查认为这一起蓄意破坏事件。(图取自芬兰海军/路透社)

(赫尔辛基21日讯)芬兰国家调查局(NBI)当地时间周五表示,连接芬兰和爱沙尼亚的“波罗的海连接器”(Balticconnector)双向天然气管道受损情况的调查,目前集中在中国“新新北极熊”号(NewNew Polar Bear)集装箱船的作用上。

Advertisement

路透社报导,本月8日早些时候,连接芬兰和爱沙尼亚的一条天然气管道和一条电信电缆被破坏,芬兰调查人员随后称这可能是一起蓄意破坏事件,但他们尚未得出这是意外还是故意行为的结论。

瑞典周二(17日)表示,连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第3条线路与另外2条线路“几乎同时”受损。

芬兰国家调查局在一份声明中说:“警方在刑事调查中确定,悬挂香港区旗的‘新新北极熊’号的航行轨迹,与天然气管道受损的时间和地点一致。”

芬兰调查人员补充说:“出于这个原因,现在的调查重点是上述船只的作用。”在刑事调查框架下,警方将在国际伙伴的协助下进一步核查“新新北极熊”号的“履历”以及航行轨迹。

在芬兰国家调查局发表声明后,也在调查电信电缆受损事件的爱沙尼亚调查人员表示,他们仍在调查2艘船只:中国“新新北极熊”号和俄罗斯核动力货船“Sevmorput”号。

他们在给路透社的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已经确定,在事件发生期间,‘新新北极熊’号和‘Sevmorput’号就在该地区。我们仍在调查这些船只是否与此次损坏有关。”

根据路透社审查的船只跟踪数据,在损坏发生的大约时间里,只有这2艘船只出现在所有3个事故现场。

路透社于上周五(13日)获得的一张图表,显示了连接芬兰和爱沙尼亚的“波罗的海连接器”(Balticconnector)双向天然气管道,本月8日受损的情况。(图取自挪威地震台阵NORSAR/路透社)
路透社于上周五(13日)获得的一张图表,显示了连接芬兰和爱沙尼亚的“波罗的海连接器”(Balticconnector)双向天然气管道,本月8日受损的情况。(图取自挪威地震台阵NORSAR/路透社)

海底发现可疑重物

芬兰国家调查局表示,在管道损坏附近的海底发现了“一个重物”,目前正在调查这是否与该事件有关。

声明援引侦探警司洛希的话说:“调查已证实损坏是由外部机械力造成的,根据目前的了解,没有理由相信损坏是由爆炸造成的。”

芬兰国家调查局指出,在粘土海底深处新近形成的“巨大土块”,据信含有一个极其重的物体,并且是调查的对象。

洛希表示,将尝试将这一物体打捞出水,以便进行技术检查。

“新新北极熊”号船只所有者、运营商NewNew Shipping在被路透社联系时拒绝置评。

芬兰外交部当地时间周五称,已就天然气管道和电信电缆受损事件的调查,通过外交渠道联系中国和俄罗斯。

另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洛希说:“我们将与中方合作,查清这艘集装箱船的情况。芬兰警方在中国也有一名联络官,可以在当地处理此事。”

路透社获得的未注明日期的照片中,芬兰海军深海潜水员正在调查芬兰湾天然气管道损坏事件。(图取自芬兰海军/路透社)
路透社获得的未注明日期的照片中,芬兰海军深海潜水员正在调查芬兰湾天然气管道损坏事件。(图取自芬兰海军/路透社)

俄罗斯否认有关联

芬兰也联系了俄罗斯外交部,“说明了事情的严重性”,并表示已展开调查。

瑞典和爱沙尼亚当局表示,连接瑞典和爱沙尼亚的第2条电信电缆大约在“同一时间”部分中断,这也可能是由外部影响造成的。

这些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北欧地区能源供应安全的担忧,并促使北约组织(NATO)加强在波罗的海巡逻。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则声称,其“Sevmorput”号货船与任何管道损坏无关。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在给路透社的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断然拒绝任何有关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运营的船只,可能与10月8日发生在芬兰湾的‘波罗的海连接器’管道事件有任何关联的毫无根据的说法。”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强调说:“它穿过芬兰湾这个海上交通繁忙的地区,没有停下来或减速,保持了14.5节的平均速度。船员没有观察或记录任何异常、可疑或其他可报告的情况。”

前一篇新闻台军试射火炮疑波及赏鲸船 吓坏船上34人
下一篇新闻60年来被火箭当政治出气筒 马华:目前没合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