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庇16日讯|大马华总兼沙巴中华大会堂总会长丹斯里吴添泉认为,我国要全面吸引海外专才回流「报国」,还有一段多长的路程要走,除了提供具吸引力的奖掖政策,还需为回国专才提供专业岗位上的发挥和满足感。
他说:「据我了解,有一些回来后的专才并不得志,因为这里并没有给他们在事业上带来太大成就或满足感。」
他说,吸引海外专才回来的奖掖和制度只是暂时性。从长远来看,这些回流专才真正需要的并非奖掖,而是让他们继续在专业领域上的成就与满足。「问题是我国拥有这方面的足够条件吗?」
也是沙巴政府经济咨询理事会理事的吴添泉是接受《透视大马》访问,针对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不久前在美国发表鼓励我国海外专才回国服务的课题发表看法。首相说,政府正研究,或许会推出一个制度,以通过奖掖鼓励和吸引熟练的大马人才回来为国贡献。
吴添泉说,约10年前政府已成立大马人才机构(TalentCorp),有通过实施专才回流计划,提供了各项制度和奖掖计划来鼓励海外专才回国,当中包括获得5年内15%单一税率回扣、可购买一辆本地装配汽车或带回一辆完全进口汽车总共豁免最多15万令吉、搬运迁回免关税以及外国配偶子女永久居留权等,但根据了解,只有数千人响应,反应欠佳,也说明了奖掖的吸引力不足以让专才放弃海外而回国。
他举例,回流的科学家,我国有足够的设备和研发资金满足他们吗?一些在海外服务的医生,我国又承认他们的文凭吗?
他说,目前人才机构是人力资源部旗下的机构,负责推动马来西亚人才策略,使它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才中心。根据该机构的数据显示,在国外工作的大马公民约有186万人,占了大马总人口的5.6%。该机构声称已成功吸引约5000人回流大马。
吴添泉提及,根据世界银行在2011年所发布的《马来西亚经济监督:人才流失》报告中指出,我国截至2010年,已有约100万国人移民海外,这当中有三分之一属于高技能人才,而其中超过57%国人选择落脚新加坡。
他说,至今13年过去了,政府官方还在保持在100多万国人移民海外的数据,有理由相信这个数目是有所增加的,如果再加上技术人员和劳工阶级,人数肯定会更多。
他说,各个领域都有国人外流,从到新加坡的「马劳」,技术人员和劳工阶级,再到专业领域如医疗、电脑资讯和科学工艺等等,而不会只是如首相最近在美国所提到的学者、经济学家和会计师这些而已。
他强调,对一个标榜快速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尤其是后疫情时代迎向全面复苏的马来西亚更需要留着人才,协助国家在各领域的发展。
他说,政府要解决问题,路是相当长,要做的也很多,首先就是必须在政策上改进。一些过时陈旧的政策如固打制应该逐步或全面改为积效制,因为固打是其中一个导致我国人才外流,尤其是非土著外流原因之一。
「过去不少人认为,当时非土著连上大学都成问题,为了升学和更好前途,有经济能力的,都纷纷把孩子送到外国留学,毕业后不少就顺理成章在海外工作了。」
「另一个例子是承认文凭的问题,如统考文凭。政府不承认,独中生便走到更广的海外大专院校升造,同样的道理,这些毕业生就是未来的专才,我们是在为外国输出专才,不是吗?」
他续说,我国在海外发展的专才,主要在澳洲、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新加坡以及近年来在中国等专业领域。「这些国家都是世界先进繁荣国家,也证明了大马专才是『有料』,并是立足先进国的人才。因此,长远看来,政府要立定的是『先进国水平』的蓝图来吸引他们回流,而不是发展中国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