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巫1日讯)政治学者潘永强认为,6州选举安华其实败选。

Advertisement

他说,雪州槟州,国盟席位扩增,国盟获得的马来选票占六成以上,新首相受马来选民否决,在选举的宣扬昌明大马(Madani) 概念不受落。

提到9月柔佛双补选,他说,柔佛州表面上绿潮受阻挡,实质已蔓延开来,在新邦二南州议席,国盟单一阵营得票激增六成,埔来国席在投票率暴跌下,国盟得票成长近九千票。

他说,柔佛马来人不似往昔抗拒伊斯兰党,城市选区埔来国席投票率暴跌,反映重视核心价值的希盟选民热情流失。

他于昨晚诗巫省华团(时势组)所主办《绿潮冲击下马来西亚的政治格局及演变》论坛上说,安华是在2023年8月才开始执政,安华上台后,8个月内谨慎保守,避免州选出差池,本来想寻求更明确的民意委托。

虽然6州州选受挫,潘永强表示,未来4年没有大型选举,政权是稳定的,反对党也失去操作机会。

他说,安华刚过76岁,完成一届已达80岁,岁月无情,如果执政有成则留下历史地位,否则就承担政治责任。

对于绿潮,他说,国盟观点是,国盟的马祖基解释,绿潮有两种定义,即第一,伊斯兰党在选举中越来越成功,在其传统据点以外取得进展,第二, 认为马来西亚走向伊斯兰化。

从国盟的角度,潘永强表示,他们认为第一个定义符合事实,但第二个定义并不存在,国盟认为,伊斯兰党支持率的成长,是该党与温和政党合作的结果,而不是伊斯兰主义极大化的结果。

他称,巫统同样有伊斯兰主义,但马来人对巫统的不满,是由于任人唯亲和裙带关系与其将绿潮视为伊斯兰党宗教议程的增强,不如将其理解为选民对巫统日益不满 ,以及对希盟的不信任。

他说,国盟强调,马来人对国盟的成长,与华人对希盟支持率的成长是密切相关的,应采用相同的标准。

他称,国盟的智囊甚至认为,马来西亚逐渐转向去伊斯兰化和世俗化的趋势,马哈迪第一轮担任首相期间,建立了各种伊斯兰机构,在他之后,大马开始转向温和与多元文化主义,基督徒使用“阿拉”的宪法权利,公民社会则认为伊斯兰法律和机构陈旧过时、联邦宪法和司法结构,基本上充满世俗主义。

他说,根据在2022年调查,有99.9%的穆斯林青年可以使用互联网,依赖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他们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在过去5年中有所下降,他们从伊斯兰党的价值中寻求慰藉和精神支持。

调查显示,88%至92%的受访青年希望《古兰经》取代《联邦宪法》,与此同时,他们要求民主自由的呼声也日益高涨,66%的受访者希望所有马来西亚人都能获得平等待遇,而34%的受访者则希望保留特殊权利。
 
虽然如此,他说,把投票给国盟者,未必全部支持伊党宗教议程,而是被马来穆斯林危机感包围下,要捍卫马来穆斯林权益。

他称,不是所有国盟支持者都是马来中下阶层,他们认为,一般老百姓的声音被菁英所忽略,多数群体的权益被少数群体威胁。

他指出,国际政治上,霸权稳定理论,以维持秩序稳定,绿潮背后,是巫统霸权衰退。

潘永强说,马来人政治失去安全感,对未来不安,对扎希和贪腐不满,后疫情的经济影响,希盟执政和行动当的强大,亦带来疑虑。

他指出,一些开始怀念国阵时代的美好,在今年7月,华研智库的调查显示,有些马来人怀念国阵政府垮台前,美好和更轻松的生活,各地都有巫统支持者指出,纳吉政府比之后的所有政府都好,他们觉得纳吉有能力实现经济成长,减轻人民负担和推行惠民政策,慕尤丁在疫情期间允许提取公积金存款,也留下阿爸(Abah)形象。

前一篇新闻沈桂贤:与陈赛明讨论 扩展对肾病患援助
下一篇新闻伴郎致词一半跪地向女友求婚 新郎风采被抢气到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