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突然从蹲下站起时,感到眼前发黑、头晕目眩。许多人将这种情况归结于低血糖或贫血,但实际上,低血压也可能是导致这一症状的原因之一。
Advertisement
对于血压,我们通常更关注高血压,因为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较高,危害也较大。然而,低血压同样不容忽视。严重的低血压可能导致视力模糊、无力、晕厥,甚至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等严重后果。
那么,究竟低到多少才算低血压呢?一般来说,对于成年人,正常的血压范围如下:
- 收缩压:90~140mmHg
- 舒张压:60~90mmHg
如果您的血压低于90/60mmHg,那就被称为低血压。
然而,要强调的是,低血压是否异常更重要的是有无症状,而不仅仅是血压数值低。有些人可能在测量时出现低血压,但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这通常被称为生理性低血压,无需特殊治疗。
但还有一种情况是病理性低血压,它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如慢性营养不良、心脏疾病等。服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和降压药,也可能导致低血压。这类情况需要治疗原发病,待疾病改善后,血压通常会逐渐恢复正常。
引起低血压的情况有很多种,包括体质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对于体质性低血压,它常见于体质较为瘦弱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女性。体位性低血压可能在突然起立或长时间站立后出现,通常由低血压或低血糖引起。餐后低血压则是因为进食后血液流向消化道,导致心脑血管供血减少而出现低血压,常见于老年人。
总之,低血压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当出现症状时。对于轻度低血压,可以通过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提高血压,如适量的锻炼、饮食调整、保持健康体重等。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存在,建议咨询医生,以便了解更多关于低血压的诊断和治疗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