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巫18日讯)诗巫省华团会长刘仁祥表示,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工业能制造财富,商业能为工农产品打开通路。现在各种粮食暴涨的当儿,全国上下都能体会自供粮食的重要性。每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是农业的重中之重,粮食作物应该视为国家的战略安全作物,如果主要出口粮食国家发生大动乱或严重天灾,又或海运航线发生战乱,今天砂拉越面对的远不是吃贵粮,而是有钱买不到米粮。
过于安逸无危机感
他说,六十年来为何砂拉越粮食生产是越产越少?1990年代之前达雅族基本是靠自产粮食的,而现在基本是依靠购买粮食。为什么?高官和民众生活在安逸的和平年代太久了,连基本的生存要素的观念都丧失了!我们有遍布全砂城镇的农业局,有邦的也有联邦的,但几十年粮食农业在砂基本失败,稻米规模生产尚处在策划阶段。
他今天以个人名义发表文告表示,近日联邦部长公布砂已鉴定5万公顷土地供种稻米之用,希望相关地段是经过专家实地鉴定过的,而不是重犯20几年前办公室划地的错误。
他指出,粮食农业失败的原因与背景:
1)农业部缺乏战略眼光,从未深刻认识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
2)砂天然资源丰富,半世纪来砂经济主要依靠采伐天然资源快速致富(所谓的“发展政治”)很大忽略了其他领域的发展。
3)我们从未保护过粮食田地,粮田都让路给房屋建设或经济作物。拉让江沿江一公里内从加拿逸以下至巴拿述民丹莪,曾有千亩以上的适合种稻米的土地或老祖宗曾种稻的粮田绝大多数已被其他产业占用。
农业部缺专业人才
他也指出,我们看先进国家,美国、日本、中国,他们在这一波的国际粮食危机中高枕无忧地稳坐钓鱼船,而我们只能任人起价或只能发布行政限购令来应付。某些高官的眼光只看鼻子尖上,农业彻底失败却能年年升官,至少不会贬职,所以粮食生产届届失败是必然的结果也是体制无作为的结果,可以预见这一届的农业部也是跑不出失败的怪圈。
4)农业部缺乏专业人才。几十年以肤色选用人才已形成只懂行政不懂业务,只坐办公室不下地或少下地的部门。晃眼几十年,砂拉越已成区域除油棕外农业最落后的地区,农产品年出口不足5千万,8至90%粮食依赖进口。”
5)砂政府的农业用地没有良好规划,企业或民间有意耕作却无地可耕或被分配到不适合种稻的土地。
1990年代底政府即已发出各地约万亩土地供生产稻米,当时供稻米种植地区多数是泥煤炭次森林地或盐咸地,前者在全球还未有成功种稻米的案例,盐咸地才是近期才成功种稻,现在绝大部份相关地段已成油棕芭。反观在三马拉汉省已费巨资建好水利设施,大部份土地适合种稻的地带多数在荒芜中或种小规模其他作物。砂拉越可耕地不多,千万要珍惜谨慎。
没良好规划农耕地
6)亚洲区域中肥料成本最高的是砂拉越,肥料原料多数依赖进口,而砂拉越仅有的大型尿素厂却控制在联邦国油之下,他们以极低的成本在砂拉越取得原料制成氮肥成品后以国际市价出售,砂农民从未得实惠。温带国家现在已成功种植和收成热带作物,他们靠什么?他们有国家的专项资金,农业专家提供专业技术,政府良好的土地规划和针对性肥料研究援助。在日本从事大小型农业者都是很富有的,在他们的郊区没有一块田地是空置的,工厂旁边是稻田;立交桥底下,高速公路和铁道旁一望无际的农作物,都是风吹稻谷香。而我们除了年年发放 Baja Padi,年年粮食减产外其他什么也没有,椰子种多了要砍椰树,黄梨种多了只能满街贱卖,猫山王种多了估计最后只能大摔卖。
他称,我们非常遗憾,某农业高官近期公开呼吁说农民应多多种黄瓜,一公斤能卖1至3 令吉,大家试想种多了,市场供过于求,它能当饭吃?为何油棕鲜果串6至7角一公斤大财团热衷不减地种?它产量高,有市场,性价比高。这不是简单的小学数学能解释的。任何农产品都有资金成本、人力需求、技术设备、管理能力,市场供需或如何保鲜的问题。
货运飞机不见踪影
他续称,砂拉越要出口到外国市场要跨过千里以上的大海,不是1至2天就能运抵的,要快速出口过海关,快速海运,进口国的认证,官方准备好了吗?农产品货运飞机讲了多年还不见踪影,通关还需看联邦官员脸色行事,但凡有任何一关的延误,农产品将腐烂在路上。是故,农产品很需要加工厂加工以储存或增值,官方可有确实计划?
他指出,砂高速公路即将竣工,这是砂经济的大动脉,现在沿路多是荒野连片,应在沿路五公里内(有支路的十公里范围)发展农业经济和其他经济,利用高速公路设施4小时内快速运往深水港口以供出口,形成一个贯穿全砂的经济带,而不是在几个点搞经济。目前推行的高技术生产项目是很好的计划,但显得有点头重脚轻,不够踏实。社媒上有人说马来西亚农业部的专业性永远落在民间之后,纵观而看似乎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