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个月大的泰国男婴被确诊感染SARS-CoV-2后,医生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Favipiravir”进行治疗。然而,在服药约18小时后,男婴的深棕色眼睛变成了明亮的蓝色。

Advertisement

根据《纽约邮报》的报道,这个案例发表在小儿科医学期刊《Frontiers in Pediatrics》上。当时,这名6个月大的男婴在6月发烧并持续咳嗽一天后,接受了COVID-19抗原快速筛查,结果显示阳性。随后,曼谷朱拉蓬皇家学院医院的小儿科医师为他开了”Favipiravir”的处方。这种抗病毒药物于2022年被泰国卫生部批准用于治疗确诊儿童的轻度至中度症状。

然而,大约服药18小时后,男婴的角膜在阳光下呈现出明亮的蓝色,但其他部位,如皮肤、指甲和口鼻黏膜等未出现变色。病情经过3天的”Favipiravir”治疗有所好转,但由于角膜出现异常变色,儿科医生建议停止用药。在停药后的第5天,男婴的角膜颜色才恢复正常,虹膜和水晶体前囊都不再有蓝色沉淀。

专家们目前尚不清楚为何”Favipiravir”会导致角膜变色,但他们怀疑这可能是由药物代谢产物引起的一种荧光效应,即药物吸收光后产生发光现象。此前,2021年,印度首次报道了一名20岁的新冠肺炎男性患者,在服用两天的维生素C、A、D和锌以及伊维菌素后,再使用”Favipiravir”后,他的眼睛从深色变成了明亮的蓝色。医生建议停止用药后,一天后眼睛的颜色恢复正常。

报告还指出,”Favipiravir”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轻度升高的尿酸水平、腹泻和嗜中性白细胞减少,这些不良反应总体占比约为20%。还有一些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角膜变色、暂时性视觉模糊、眼球表面荧光、头发和指甲的荧光等。尽管存在潜在的不良反应,但”Favipiravir”仍然是泰国治疗确诊儿童COVID-19的主要口服抗病毒药物。

前一篇新闻黄汉伟:预料垄尾选民将增至近7万人
下一篇新闻法米访韩 见证TM Global与SK电讯签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