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吐司经过烘烤可能产生致癌物质「3-单氯丙二醇」的传言引起了关注。据毒物专家指出,这种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B级致癌物」,每日的安全容许摄入量是每公斤体重2微克,因此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不应该摄取超过120微克。

Advertisement

先前有关吐司经过烘烤会产生致癌物质「单氯丙二醇」的传闻,声称吃超过一片吐司会摄入过量的致癌物质。然而,食品药物管理局表示,国际上仍缺乏确凿的证据,关于这种物质的形成途径、分析方法、毒性特点以及代谢过程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科学数据证实其致癌性,因此仍需要更多的科学实验证据。

食品药物管理局指出,「单氯丙二醇」是在食品制造、烹饪和其他烹调加工过程中可能自然形成的加工污染物。这种物质可以以游离态或结合态的「单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于食品中。

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中心的颜宗海主任解释说,在医学上,「单氯丙二醇」常用「3-单氯丙二醇」来注释。在使用棕榈油等植物油的食品加工过程中,当食品在高温下加工时会产生「精炼油」,比如饼干、涂抹酱的面包、吐司以及化学酱油等,3-单氯丙二醇就是其中的一个副产物。

颜宗海指出,3-单氯丙二醇被列为世界卫生组织的「2级致癌物」,这意味着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有致癌风险,但在人体上尚未有致癌的证据。由于动物的致癌风险相对较低,这个物质被归类为2级中的B类致癌物,仅在动物试验中大量摄入时会影响肾脏和生殖功能。

颜宗海强调:“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吃超过一片烤吐司就会超标致癌风险。”根据医学上的数据,每日摄入3-单氯丙二醇的安全容许量为每公斤体重2微克,对于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来说,每天摄取量不应超过120微克。然而,由于每种食品中3-单氯丙二醇的含量都需要经过检测才能得知,因此建议民众平时避免高温烹调,以避免食物过度加热,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

前一篇新闻36岁女星“法令纹垮到下巴” 网民崩溃:真不行了
下一篇新闻砂总理:砂拉越至今并无“筷子”使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