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士打13日讯)“沙努西效应”在吉打州选举中表现明显,国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在该州的有效选票从去年全国大选的56%增加到今年州选的70%。

Advertisement

与其说是“绿潮”,倒不如说是“沙努西效应”,这让国盟在本次州选中成为最大的胜利者。

根据去年全国大选的结果,州内15个国会议席的有效选票总数为118万8479张,当时,国盟获得了66万5835张(56.02%),国阵获得了2万5353张(19.08%),而希盟获得了28万408张(23.59%)。

而在本次州选举中,吉打共有116万2569张有效选票,然而国盟却取得了高达70%的得票率,而团结阵营的得票率则仅剩下30%。

原本有人认为希盟和国阵的合作会是“1+1=2”的情况,然而从吉打州选举的结果来看,事实却并非如此。

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伊斯兰党已在吉兰丹和登嘉楼证明了他们无法有效地治理州属,那为何巫裔选民仍然愿意将选票投给他们呢?

然而,选举往往是一场“情绪”游戏,只要能够激发人们的“情绪”,即使只是放一根木棍,也可能获胜。

目前在吉打州的情况,就如2008年槟州一样,行动党依靠“林冠英效应”,让华社看到了一位英雄的崛起,吸引了大批支持者,即使他们尚未证明有治理能力,选民仍愿将票投给他们。

然而,波浪总会有高峰和低谷,动力总会有消退的时候,如今的关键是在接下来的四年内,想方设法挽回中间选民的支持,以稳固政权。

前一篇新闻魏家祥:是时候实现民族和解
下一篇新闻曾胖到94kg被病人呛“你很肥” 医生怒减24kg变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