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10日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讯委员会经过在阿联酋的评审会议后,决定为《世界记忆名录》(Memory of the World)新增47个项目,包括备受瞩目的中国《南京大屠杀档案》,但另一份慰安妇档案遗憾落选。
综合报导,2014年,中国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產秘书处递交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申请。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发佈的简介,《南京大屠杀档案》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关於1937年至1938年间发生的大屠杀事件;第二部分记载1945年至1947年,中华民国军事法庭在战后调查和审判战犯的文件;最后一个部分则为1952年至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构的文件。
据称,申请过程耗时大约两年。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文档,保存著在南京档案局的相关文件、红十字会的记录资料等当时遗留下的档案。
报导称,中国申报的另一份《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落选。根据资料显示,这份文献主要概括介於1931年至1949年慰安妇的情况和痛苦遭遇。
侵华歷史惨绝人寰
据史料记载,南京大屠杀发生於1937年12月3日,日军攻佔南京后6周展开大规模屠杀、强姦以及纵火、抢劫等罪行。据二战结束后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调查及审判,南京当时有逾20至30万平民及战俘遭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姦淫,南京1/3建筑被日军纵火烧燬。
而日军另於二战入侵他国期间,诱骗、徵召、强迫当国女性当性奴,受害人主要来自中国、朝鲜半岛(包括韩朝分裂前),另有少部分东南亚及荷兰女性。日军当时更曾將慰安妇制度化,1931年於上海虹口经营的4家风俗场所建立世界首个慰安所,据悉所外有日军把守,慰安妇全无人身自由,只能每日供日军「享用」。
世界记忆名录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2年启动的文献保护项目,主要宗旨是对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纪录,透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抢救,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目前中国的已有10份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的346份文献中,其中有「清代大金榜」、「纳西东巴古籍」、「本草纲目」、「黄帝內经」等。